
外胎是能承受各种作用力的轮胎外壳体。由胎体(帘布层)、胎面(胎侧)、内衬层(内面层)和胎圈组成。
★胎体 使外胎具有强度、柔软度和弹性的按一定角度贴合而成的挂胶帘布主体称为胎体。帘布层是胎体的基本骨架,支撑着外胎各部分,承受内压负荷、载重负荷、牵引力、转向力和制动力,以及多次变形。胎体应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弹性。
★缓冲层 胎体和胎面之间的覆胶帘布称为缓冲层。用以承受和分散轮胎受到的冲击力、振动力和剪切力。
★胎面 外胎同地面接触部分称为胎面。作用是从冠部保护胎体免受刺伤割破和承受冲击及早期磨损,通过花纹向路面传导车轮的牵引力、转向力和制动力,吸收轮胎在运行时的振荡。
★胎侧 贴在胎体侧壁部位,从侧部保护胎体帘布层,使之免受路面高障碍物及机械损伤。胎侧不与路面接触,不受磨耗,主要是在屈挠状态下工作。
★胎圈 是由覆胶钢丝按一定形状缠绕而成,起到将轮胎固定在轮辋上,在机车运行时起到抵抗外胎脱离轮辋的作用。
★内层胶 根据普通轮胎和真空轮胎的功能特点不同,内层胶又分为油皮胶和气密层两种不同方式。
1)油皮胶:有内胎轮胎使用。由天然胶等常用胶种制造。用以防止胎体帘线与内胎之间产生摩擦,而引起内胎或胎体帘线损伤,起保护内胎的作用。
2)气密层:无内胎轮胎使用,防止漏气,替代内胎贴在轮胎胎里上,同时保护胎体帘线免受损伤。